小林逸婷.jpg  

  破殼而出       

     台南女中一年四班 林逸婷

     記得曾看過一篇小故事:「……看著蝴蝶在蛹中不停翻動掙扎著,突然覺得牠很辛苦,便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剪開了蛹,剝開一看,我驚於牠的模樣,乾癟的翅上看不見美麗的圖樣,更甭論支撐那比翅大得多的身軀了……」

  我們往往看見蝴蝶的美,但看不見牠使自己羽化的努力。一隻未經己力而脫蛹的蝶,只有兩片醜陋的皺翅,無法飛翔,更無法體驗每一隻破蛹而出的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的悠遊自在,因為牠缺少努力。蝶如此,那我們何嘗不如此呢?「努力就會有收穫」是人人耳熟能詳的,但世界上又有多少人妄想不勞而獲?

  從小熱愛繪畫。常常不用拿起畫筆,只在心中勾勒出中意的邊框,再用腦中所有色彩豐富畫面,自我陶醉地欣賞心目中的鉅作,這樣就足以令我狂喜得雙頰泛紅。正因這樣喜愛繪畫,我一直以成為藝術家為目標。但現實並不如此順利,父母的反對曾讓我憤慨、灰心。但父母的阻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曾經有段時期腦中有無數美的畫面,卻無法透過雙手繪出,我的雙手完全不聽創作使喚,想像中在紙上繽紛的色彩,卻停滯於一片空白,「眼高手低,能力不足」正向我嘲笑諷弄,無情的砲不卡彈,不斷轟炸著我的信心。我開始質疑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完成我的夢想,心中不停地在畫與不畫間,拉拉扯扯。

  幸好反覆練習數千回,原本沒辦法描繪出的圖像,變得比腦中的想像更為靈動,先前拿捏不到的色彩,現在能從紙上看出暈、點、覆、疊的筆觸差異,豐麗又有情。但在我自以為終於破殼而出時,才驚覺頂上的黑暗,原來只有膜剝落了一小洞,連殼都還沒碰到呢!美術課上的作品頻頻被問起到底畫些什麼?寄去的比賽繪畫作品連個「再接再厲」的鼓勵回覆都沒有,比刮刮樂中獎還不如。痛苦地默默承受著原子彈般猛烈的威力,雖痛苦無比,但我決心以努力來證明我可以的。於是我以臨摹大家認為美的名畫來增進自己的能力。果然皇天不負苦心人,經過幾年的努力後,我初嚐了成功的甜,彷彿從遠古時代奮力戰鬥至二次大戰,最後終於勝利般,內心深深地震撼著,那是一份終於破殼而出的震撼,無法用言語形容出心中的激動。

  破殼而出的甜,並不是人人都品嚐過,唯有撐到最後仍不放棄的人才能享受,我真慶幸自己是經過重重難關才獲得今日的「美麗」成果,就如蝶破蛹般地美麗。

 

──100年3月13日刊於中華日報

 

作品賞析

作者在首段引用一段小故事,由一隻沒有經歷過破蛹的蝶點出本文的主旨,點出「努力」的重要。這裡運用設問技巧--世界上有多少人妄想不勞而獲?--來刺激讀者的思維,也點出人的盲點,使文章更具有想法。

接著,作者舉出自身的經歷,將追求繪畫夢想的過程比擬為破殼,在其中經歷的困難和內心的掙扎,都是顯示破殼過程的重重關卡;在經驗中,除了「努力」,作者也提出「行動力」的重要,想要破殼不能只靠「空想」,要付諸行動才能真正破殼而成功。事件的結果是欣喜的,作者終於破殼而出,嚐到歷經困頓的成果是多麼美味。

全文主旨明確,以自身的經歷為例證,文中作者將困難、努力等抽象的概念轉化成具象的物,可見作者豐富的聯想力。用自身的經驗鋪排此文,嚴肅的話題也富有作者的獨特想法。

賞析老師:鄭文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has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