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鄭鼎耀            生命

臺南一中三年十七班   鄭鼎耀

 

 

 

 

 

如風中的蛛絲,生命脆弱而易斷;如葉上的朝露,生命短暫而易逝。悲歡離合,生命又是時時充斥著喜悅和傷痛。生命的意義究竟為何呢?難道就只是一長串的悲喜連向死亡嗎?

「人生好比月臺,來的目的是為了離開。」初聞此語,我震懾了,撞擊深潛於內心的憂傷與疑惑,那震盪在我的胸臆迴響長久,與失去外婆的哀慟產生共鳴。儘管你深深地愛著一個人又如何呢?結局永遠只有一幕,那便是對冰冷遺體的不捨與掙扎。有時候,真想成為一名無情之人,如此一來,就不用再為愛的人哭泣了,當然,也不會有人為你哭泣了。這樣的沈痛將我浸泡在絕望與絕情的淚水中,行屍走肉般地晃過了三五日時光。

一夜,被褥依舊被苦淚浸溼,但我反覆咀嚼著那句話。或許人生的月臺只有離開,但那並非生命的目的。花兒誠懇地綻放,不計較秋的到來,只為呈現剎那而永恆的絢麗;陽光熱情地灑落,不顧夜的來臨,只求片刻光明而溫暖。生命呢?豈能因憂慮死亡的宿命而任自己黯淡一生,只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把握當下每一刻,珍惜他人的情,遍灑心中的愛,只願曾經盡情燃燒生命的熱情之火,不願拘執燃盡之時。古人云:「花若能解語,應笑惜花人。」我想花所笑者,無非是那曾經迂困愚昧又悲觀的我吧?

其實,生命從不曾自殘酷的困境中凋謝,只是我們讓淚水蒙上了眼,而忽略了生命猶自正隱隱悸動的希冀與夢想。與其將生命桎梏在自怨自艾的心中,何不樂觀面對世界,盡情揮灑生命的光與熱,像史懷哲醫生、陳樹菊阿嬤奉獻大愛,或如杏林子、乙武洋匡勇敢向生命挑戰……

生命的列車儘管曲折跌宕,不停地駛向前方的終點,但路途的風光景致不正是最美的享受嗎?何不盡情享受顛簸山巖的壯麗,享受曲迴川流的雅致,享受下車前飽覽風光的愉悅與滿足。

102年6月30日刊登於中華日報

 

你可曾因失去所愛悲痛不已,而對生命的意義產生質疑?又或者被挫折所困,在生命的長河裡飄飄搖搖,不知所以?那麼,你該讀讀這篇文章。

乍聞「生命的目的就是為了離開」這樣的說法,與外婆離世的哀慟融合成巨大的愁,翻攪著心中的哀傷。既然結局永遠只有結束,何必對世間有情呢?不如絕情,那也不必再痛了吧!對於生命的意義,作者一開始是悲觀的。

然而,生命有時就是要教人在絕望時才能更深刻理解它的真意。看看依舊運行著的這個世界,花兒是如此誠懇地綻放著;陽光不畏夜的來臨,將光與熱灑向這有情大地。再看看諸如陳樹菊、杏林子的生命勇者,生命的困頓從沒忘了找上他們,他們卻只顧著在有限的人生中,燃亮生命的火炬,而忘了擔憂何時會離開。一個生命的離去,教會他體悟生命的脆弱與柔韌,更教會他拋去無謂的擔憂,盡其所能地付出,並享受每個當下。

本文在憂傷中起筆,在豁達中結束。因生命的結束泛起層層哀愁,也因哀愁,更清楚感悟勃發的世界萬物,從不為逝去而放棄昂揚的生命真意。作者以凝鍊的文字闡述生命的價值,鋪排文章氣氛,並藉情說理,其領悟生命的道理深刻又動人,值得讓人咀嚼再三。

 賞析老師:鄭文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has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