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琮勝       寫詩 

臺南一中二年十八班   吳琮勝

 

 

 

回顧中華文化幾千年來的源遠流長,無論是音樂、繪畫、文字、器物等,在古人一代代傳承改良下逐漸趨向完美。其中,最吸引我的,莫過於在唐朝廣為流傳的「近體詩」了。

「近體詩」是一種很奇妙的文體,其嚴格標定的句法、整齊對仗的句式與濃縮精鍊的文字,無一不顯示出當時的人們在「語言文學」這一方面早已達至巔峰,而這正是令我著迷的地方。

記得有一次,在閱讀完一古人詩詞的我,突然心血來潮想要自己寫一首詩,這個念頭就像一團濃濃烈火在腦中恣意蔓延,怎麼也撲不滅,於是,我立刻飛奔至自己的書桌前坐下,開始認真構思了起來。很快地,時間流逝,原本高掛天空的烈陽不敵疲憊,早已向著西方沉入,而我仍舊苦苦尋思著,桌上一張白紙靜靜躺著,似乎是見我遲遲不肯下筆,等得有些不耐煩,便先我一步去睡了,只留下我一個人兀自苦惱著。

至此以後,「寫詩」便成為我最投入的事。我思考著,無論騎車時、上課時、下課時、吃飯時、洗澡時、上廁所時還是睡覺時,我都思考著如何構成詩句。古人的智慧在現在的我來看,是如此的博大精深,耐人尋味,我不過區區一個平凡的高中生,如何比得上那一個個一生皆浸淫於詩境的古人?又該如何寫出人人皆讚揚的好詩呢?當放棄的念頭閃過腦際,我開始猶豫。「要不就到此打住好了?反正又想不出來。」我對著自己喃喃說道,然而心中總有股不服輸鼓勵著我。「不,不行,我一定要寫出來!」我大喊,像是要把心中的鬱悶全部吐出。剎時,一道道靈感浮現腦中,我趕緊捕捉她們,試圖將她們運用入詩中。在靈感的驅策下振筆疾書,不久,一首熱騰騰的詩便出爐了。

「前生憶魄此今還,化作翩蝶伴舞翔……」我看了看自己奮鬥已久的成果,成就感充斥心中。原來,一個人不論資質的好壞,只要有心、有毅力且肯吃苦,不管前方有再大的困難,身陷再大的絕境,一定都能突破,最終邁向成功!

102年11月16日刊登於臺灣時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has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