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洪健晨2.jpg 

  祈  福          

     台南一中一年十八班 洪健晨

  

            不知何時起,球場旁的桃花心木竟不再換上新葉,像陀螺般旋墜而下的種子也寥寥無幾,這棵代表我小學精神傳承的樹似乎垂死的病人般了無生機,全校師生擔憂,卻束手無策,只好請來植物專家替桃花心木做最後搶救。

  經過專家評估,原來在樹旁活動的學生竟任意在樹皮上刻畫,阻斷輸送養分的組織,加上病蟲害使得樹在養分不甚充足下又得病,不能順利發育。於是樹醫著手清除土中與樹糾纏的雜草,在特定部位塗上藥劑並築起木籬,維護桃花心木的生長。雖然師生們不能替樹分擔苦痛和消除疾病,但我們決定於校慶當天舉辦一場「為樹祈福典禮」。

  當日,我們全校沿著樹籬圍成圈,將寫好的祝福卡掛在籬上,每個人靜靜地在心中祝福著桃花心木能恢復生機,同時為身邊同伴及師長祈福。我們沉浸在靜謐的氛圍,沒有言語和四目交接,卻感受到友伴緊握的手自掌心傳來暖流,竄入血液通暢全身,溫暖四溢。和諧的氣氛籠罩了校園的每個角落,鐘聲響起,熟悉的音律勾起心中和樹的美好回憶,在心底縈繞不去。

  終於,那份溫暖感染了樹,禿枝冒出新葉,徐風吹拂著枝葉,那搖擺的翠綠枝葉如對我們的熱情回應,一切又回復如以往,即使竹籬撤除,同學得以在樹蔭下編織多采記憶,但物和人間和平相處的共存法則,大家從此謹慎恪守,讓我們能活潑地玩樂,而樹也得以恣意地舒展枝幹,呈現一片欣欣向榮。

  就在嬉戲喧嘩裡,似陀螺般的種子再度旋墜地面,滿地的種子是桃花心木給我們的回饋,這些日子的憂慮也隨著種子落下,而祈福的溫存將久留於心。

──100年1月16日刊於中華日報

作品賞析

很奇妙的,世界上有不同的語言、不同的習俗、不同的宗教,但人們卻有同一種行為--祈福,即便姿態儀式不同,但共同的是那份心意,那份為所愛祈求福份,給所愛度過難關的勇氣,無關宗教或是鬼神,而是一種將愛傳達出去的無形力量。

作者以生活當中一棵桃花心木為主角,它代表學校,它的凋零引發全校師生的擔憂,也是這一場祈福運動的動機;之後,詳述祈福過程,生動描述,更融入自我感知、心境,使祈福的情境具體可感;最末,運用移情、轉化技巧,想像樹木有心,以落下翩翩種子回應。透過描寫,表達人與物之間有了善的互動,形成一種和平共存,互相信賴的關係,昇華了祈福活動的價值。

全文以小品方式呈現,作者簡單樸實的文句記錄這場溫馨的祈福活動,其中亦寫出自我的感受、領悟,因此,即使是淺白無華的文句,傳達出的情感卻是真誠至性的,顯現作者認真體會生活,運用生活經驗延伸想法,更能讓人感動。也許,作者要傳達,祈福的無形力量就是來自於彼此的互動和心靈的交流,使得那股無形的力量能產生奇蹟。

賞析老師:鄭文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has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