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何冠儀  親情之河       

德光高中一年1班 何冠儀

 

 

 

 

黃河、尼羅河和恆河,只因為有這些河流,才得以創造了中國文化、埃及文化以及印度文化這些悠遠浩瀚的古文明。

河流,不間歇地一日日流著,蜿蜒地流過原本貧瘠的土地,滋潤起一片片的沃土;流過原本荒蕪貧窮的村莊,撐起一代代綿延不絕的血脈傳承。而親情的河流,曲折地彎繞在孩子的身邊,盡一切的力量,滴水不漏地想把所擁有的全灌注在孩子身上。一條條河流是孕育一個民族的源頭,親情之河何嘗不也是每一個人生命的源頭?

親情之河的兩岸,是正搖擺著學步、樸實無華的孩子們。而在大地上,於荒蕪中建立起繁榮的民族、熱鬧的市鎮前,河流就已經存在,且不斷給予滋潤、灌溉;這正如從我們進到母親的肚子那一刻起,父母親就開始輸送給我們源源不絕的愛了。他們牽著我們的手,走過一間又一間的學校,只為了給我們最好的教育,即使自己手頭也有些拮据;他們在校門外苦等多時,只為了遞件外套,捨不得我們多吹一秒的風,縱使自己早已冷得發顫。他們灌溉起一片又一片孩子未來的沃土,細心滋潤一寸又一寸孩子心靈上的土地,讓我們開始創造理想時,能更有能力,更平順安穩。

我們總認為這親情之河水量永遠這麼豐沛,且足夠使用;就像人類總認為河流資源永不欠缺,可任人取用,因而恣意浪費。但是,有天父母親可能老了或是給得累了,親情之河說不定就這麼「斷流」了。他們可能不再有精力持續地呵護著我們,也可能因為子女不佳的態度而磨盡了持續湧出的熱情。到時,孩子未來的理想土地說不定就枯乾了、龜裂了,而我們才警覺那河已不在,在驚慌、茫然之餘,想挽回的不僅是那對未來的憧憬,而且還有那賦予一切的親情之河,但卻已不復追尋。

珍惜那圍繞在你周遭的親情之河吧,縱使現在很「自以為」的它會永遠伴你左右,但那親情之河終有竭盡的一天。別等到你夢想築起的未來荒廢了,才想找回擁有親情之河的美好。

 

101422日刊於中華日報

 

親情一直以來是寫作中很重要、也很常見的主題,正也因為此,要寫出令人驚豔、新鮮的作品也有它的難度。而此作者不直接切入親情,而是藉由孕育古文明的河流作為象徵,再帶出其真正要闡述的主題─孕育生命的「親情」,使人在閱讀上能一新耳目。

 

而行文皆以兩線交替進行,一為河流如何開展人類文明的誕生,一則為親情如何培育子女的付出,兩形象相互串連,使意象更為鮮明,內蘊更為豐厚。

待第四段筆鋒為之一轉,河流滋潤沃土,供予沿岸的子民資源,此看似理直氣壯,但不代表人類可恣意浪費,親情之河亦是如此,若不懂得珍惜,親情也有用盡之時日,以此比喻的方式,比正面說教更能喚起讀者對親情的珍視。

 

整篇文章讀來亦像一條河,蜿蜒綿延的道出親情的偉大與平順寧靜的點出珍視親情的呼籲,堪為一篇佳作。

賞析老師:鄭文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hasheng 的頭像
    whasheng

    台南專業作文──華聲文教機構

    whas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