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界
台南一中二年19班 王登豪
小時候,奶奶總是牽著我的手,帶著我散步。一百三十公分的「視界」,因奶奶訴說街道上各式有趣的事件而顯得多采多姿。奶奶似乎永遠都有說不完的故事,這次是這間藥局過去的歷史;下次是那棟木造建築的由來。似懂非懂的我,總是被逗得樂不可支,那緊握著我的力道與各式的故事,就這樣靜靜地一層又一層在我的腦海裡堆疊。
年紀大了些,我自己走在那些街道上,一個又一個故事浮現了出來。問一問奶奶,她總能再說出我從未聽過的佚事。奶奶已不像以前一樣健步如飛了,只是坐在搖椅上,娓娓道來各種往事。但我仍未察覺,奶奶和過去有何不同,只是照樣聽著故事、笑著。那幾年,一個又一個的下午,就在慈祥溫馨的說故事聲中度過了。
自我上了國中後,過去常嬉戲的街道不常再去了,自然而然也不常有機會再與奶奶互動了。一節又一節令人煩悶的上課中,有時就這樣望著自己的手,想起了故事、想起了奶奶那緊握我手的強健手力。心中總有著一個想法:「若有時間,一定要再和奶奶聊天。」
但在付諸行動前,我聽到了奶奶得了老人癡呆症的消息……
上次見到奶奶是何時,我已不記得了,但發病後的奶奶總沉浸在美好的往日時光中,卻將近年的人事物都深鎖在腦海中,家人們總苦尋不得那把開啟記憶的鑰匙。雖已無法像過去每天到奶奶家報到,但這一段時間,我偶而會利用假日去找奶奶,和她聊上一整個下午。這時,換我講起過去的故事,總能使奶奶對我這最親近的陌生人引發一些興趣,不像剛探訪時,她總睜著疑惑的眼睛,直嚷嚷:「你哪位?我不認識你。」
有次我突發奇想,帶著奶奶外出散步。混雜著新建公寓與老房舍的街道,是祖孫倆長久以來的連繫;我牽著奶奶的手,還是照著原路走著,只是這次我的「視界」是一百六十五公分,也無法像以前一樣半走半跑了。顯得興奮的奶奶直說著:「我記得!我記得!」眼中閃著童稚的光采,恰如孩提時的我一般……。那當下,我和奶奶共同回味著過去美好的散步時光,但奶奶有力的手,卻是我再也無法重溫的回憶了。
101年9月30日刊登於中華日報
不同的視界,會有不同的觀感,更會有不同的想法,而作者以孩提時期一百三十公分的視界和青少年時期一百六十五公分的視界做對比,並將對奶奶的印象一一述說出來,利用順敘法,帶領讀者進入作者內心兩種視界的感受。
文章開頭便指出作者的奶奶是個喜歡說故事的人,總是牽著作者走在街道上說著一個又一個的故事,而那些故事都深深地烙印在作者的腦海中,成為美好的記憶,作者更在二、三段中加重語氣地表達出自己對奶奶的深厚感情,文章的第四段則是整篇文章的分水嶺,簡短的一行字,卻留下了接連兩段的伏筆。
在文章的第五段中,作者將奶奶退化的記憶力呈現出來,運用生活中發生的細微小事告訴讀者奶奶的記憶不如以往,且連那些美好的故事都一同遺忘,但作者仍想利用那些故事喚回奶奶的記憶,於是這次,說故事的人是作者,聽故事的人是奶奶了。
作者以兩種視界為對比,更將孩提的美好和成熟的失落感娓娓道出,把情感緩緩地抒發出來,讓人留下無限感嘆。
賞析老師:鄭文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