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道
港明高中三年信班 李翊宗
君子胸懷如自然的廣闊,容納萬物生命在其間生存、遊戲,遨遊於千山萬水,毫無保留地開展自然美妙的容顏給予萬物觀鑑,坦蕩而無私。而君子身懷不世之才,便如同靈石寶玉等珍寶,蘊藏於浩浩天地之間,在隱晦中慢慢涵養自身的靈奇和珍稀,韜光養晦。這就是一名君子的立身行事之道,沒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以坦蕩見世,卻又懂得不鋒芒畢露,以謙沖的態度立於世。
如何能成君子?那就在於自己如何律己了。訓練自己行得正坐得端,做事不愧於自己和天地眾生,才能達成坦蕩開闊的胸襟,以恢宏無所畏懼的氣度立身處世。不妨從自然中學習吧!舉目所見的自然萬物何以如此自在?皆是其遵循天道生活,問心無愧。當我們可以養成君子的胸襟來處世時,我們的所做所為會使我們沒有壓力,因此在律己的過程中,我們反而會因自身的作為使我們感到輕鬆和暢意。而為何要韜光養晦呢?須知細水才能長流,不輕易外顯或誇耀自身的才華,才能讓自己的才能如細水般源源不絕。而也唯有長存於山林間不外顯的玉石,才能常保它的靈氣,不是嗎?
孔子所以為至聖先師,皆因其為人處世為君子模範。孔子處世坦蕩,凡事考慮天下百姓的福祉,因此可以不畏世間之抨擊和誹謗,可見其立身行事的君子胸襟。而從論語中,他不吝於指正弟子以及稱讚他們的才能,卻從未自我誇讚,便是其韜光養晦的代表。孔子之才華,著《春秋》以微言大義,撥亂反正於亂世中,其才能堪稱不世之才,但從未耳聞他讚揚自己,這便是君子之道啊!正因為孔子為一偉大的君子,才能使他以萬世師表之名立於後世啊!
君子之道,蘊於自然之間。若個人懂得虛懷若谷、坦蕩自律,更懂得韜光養晦不外顯,那麼君子之道便在我們身上。
──100年9月11日刊於中華日報
作品賞析
何謂「君子」?怎麼做才能稱得上是位「真君子」?又何謂「君子之道」?在本文中,作者將這些疑惑一一解開,並讓我們曉得如何立身行事才能當個真正的君子。
文章首段使用破題法,說明君子胸懷要廣闊如自然,個性要坦蕩而無私,懂得韜光養晦,以謙沖態度立世,確立作者對「君子」的看法;第二段,作者進而詮釋要成為君子不外乎這幾項條件,並從各點詳細論述,使作者心中的「君子之道」更清楚;第三段則舉至聖先師孔子為例,說明孔子平日待人處事、言行舉止與作者所提出的論述不謀而合,以孔子能得「至聖先師」的美名,加強說服力;末段,作者總結以上論述作一統合結論,再次強調成為君子的方法,並鼓勵讀者自身也可落實這些方法,縮短與讀者間的距離,更能認同作者的觀點。
作者緊握全文主旨,並結合比喻、舉例論證的手法讓文章讀來有條不紊、精鍊緊實,文字凝鍊準確卻又平易近人,使原本嚴肅的論述有了生動感,讓讀者透過生動的比喻及舉例深深體會君子之道。
賞析老師:鄭文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