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黃婷韻        

小事情,大影響 

港明高中三年信班  黃婷韻

 

 

 

 

節儉,固然是千古不變的美德;孝順,無庸置疑為百善之首;為善,乃發自內心的慈悲;但,當一切美德成為政治的一環、教科書的一章,不免便有失真意,甚至於落入矯俗干譽之名。

選舉期間,不少候選人無不絞盡腦汁要想出個吸引「選票」的代詞,此時,「孝順」、「友善」等等美德便充斥於生活中:傳單、旗幟隨處可見。盡善盡孝本是該被讚揚的美德,但這稱讚是該宣揚抑或你知我知就好,實在矛盾!其實這件事的是與非,端看當事人是抱持何種心態,外表能包裝,但「心」不行,氣質是無法在短時間內形成的,但卻可能在短期間內消失,如果一切向「利」看齊。眼觀慈濟,一樣透過宣傳,取得眾人推崇,上億的捐款未使其驕矜,仍是一貫地親自深入災區,誠心地付出。人若能不忘其本,不忘其心,美德的讚揚將是貨真價實的助力,而非一顆過度膨脹的氣球。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在極力強推品德教育的今日,為何莘莘學子們的品德不增反減?或許,就在於一切太過「表面」了,從小被教育的禮貌,好像說了就算,卻往往忽略了,禮貌是來自於心中的!吵架後,師長要我們說對不起,卻竟誤導了孩子錯誤只需三個字即可掩蓋,而沒習得最重要的反省,走偏了,便沒能再回頭;看著年幼的弟弟為了交功課而做善事,不禁有些感慨,難道這便是品德教育嗎?當倫理道德成了書面資料、成了語言學習,一切便已失真了。

璀璨的並不一定是鑽石,縱使科技發達的今天,每件物品都能仿冒得栩栩如生,但千古流傳下來老祖宗的智慧,可不僅僅是印刷得都一樣的四書五經,而是「心」的領悟和實踐,本質是不容複製的,並不是又快又方便就是好,或許,該是時候,把「心」留在古代,重新陶冶了吧!

 

101年11月刊於南市青年302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has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