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謝秉程  無解       

臺南二中二年十六班  謝秉程

 

 

 

 

外頭下著大雨,今天是星期一,跟平常一樣,我和母親在繁忙的車陣中穿梭,趕著晚上的補習,特別的是,今天乘坐的是轎車,而不是機車。

坐在車裡,封閉的空間中除了從四面八方穿越進來的雨聲外,顯得格外地安靜;這樣的氛圍,給了平時忙碌的我們有了說話的機會,或許說是抱怨的時間,可能更恰當點。煩悶的我,從一上車心情就不是那麼地愉快,尤其現在又只剩我和媽媽。她是我認為在這個世界唯一能使我完全敞開心扉,毫無顧忌,毫無掩飾的談心的對象,因此今天當然不例外,等到車子駛離家中一段時間後,我又滔滔不絕地把我最近遇到的挫折一一說了出來。

等到我話語停止的那一剎那,車內空氣頓時僵住了,然而此刻我的內心卻是如此地百感交集,期待著母親接下來的話,更重要的是盼望即將到來的安慰。但接下來的發展卻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母親的聲音並非是溫柔、和藹可親的,而只是平淡無奇的口吻;給我的不是一句句的關心,而是迎面而來的字字譴責。原本期待被撫平的傷口卻再次受到重傷,我再也忍不住了,便用比雨聲還大的口氣開始反駁,然而換來的卻是一場無盡的爭吵。

窗外的雨聲似乎愈來愈大了,那陣陣斜打在玻璃上的雨,好似全流進我心底去了呢!

不懂,我還是不懂,為何原來只是企圖尋求一絲慰藉的抱怨會演變為一場爭端的導火線呢?難道是我說得太多了?又或許是有別的原因?

經過深思,我好像是有那麼一點點明白,站在聆聽者的角度想想,媽媽不斷地接受我的抱怨,那她呢?她也是有不如意、不愉快的事啊!誰來傾聽她的心聲?然而愈多的想法卻使我越來越模糊,一直以來,我認為,既然稱作家人,那就應該有別於外人,家人應是互相包容、關懷的,然若不能彼此了解,難道就真的得形同外人般的客套,才能避免紛爭嗎?

因為外人不了解我,因此對待他人,心窗總是半虛半掩;倘若家人亦不能了解我,就真的要將我那全然敞開的心關閉嗎?無情的問題既不能拋諸腦後又時時刻刻纏繞著我,儘管我絞盡腦汁,對我來說,它,還是無解。

102年3月31日刊登於中華日報

 

心的距離,可以很貼近,也可以很遙遠。親情是生命中最堅固的堡壘,也是最容易受傷的情愫,正因為與家人的距離太親近,反而忽略了家人的付出與想法,我們是否都將家人的愛給遺忘了呢?本篇描述與母親互動的文章,裡頭的情思值得發人深省。

前半段作者以雨景的氛圍入手,烘托著封閉空間內,兩人微妙、緊張的思緒。母親是作者唯一能卸下心防、不矯飾造作的談心對象,在道盡一連串的埋怨話語中,原本作者期望獲得抱怨後的安慰,殊不知出乎意料地換來責難與爭辯,內心的衝突與羞惱油然而生。作者將此時的心境藉景抒情,滂沱大雨一股腦兒流進心底,配合著情緒騷動,是十分高妙的情境點描。

文章後半段,作者進入與自己對話的思維迴路。除了反向思考誰來為母親的心境著想,又檢討家人間的紛爭,是否只能倚賴「客套」來迴避?心扉的開啟與否,以及與家人相處的距離拿捏,成為無盡思量、無可解套的謎題,終以「無解」成為唯一的答覆,使本文留下無限的想像與缺憾。

從期待撫慰,演變為爭吵、憤怒,甚至是自省、疑惑,一連串的心境起伏,作者直白地書寫心裡的感受與體悟,縱然並未告知與母親爭論的議題,真實、平順地道出心與心之間的摩擦歷程,是作者成長過程中,真切面對自己的成熟告白。

賞析老師:鄭文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has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