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陳又寧迷失       

臺南女中一年十七班    陳又寧

 

 

筆洗裡的水潤濕了半貂毛的排筆,咖啡棕與鵝黃縱錯於柔順伏貼的筆毛間,泛著水潤飽滿的光澤,極軟。國三時的我,對美術原先單純的熱忱,默默詭譎地轉為某種溫順內斂,好比筆毛,但我卻染濁了它的本質。同樣的柔軟,卻多了一種刻意、矯作。

人性免不了貪婪,貪婪地追求進步,渴求他人的讚美。國中三年養成,在美術班裡,我是那位總能獲得老師器重的學生。久了,我開始戰戰兢兢,好勝、優越感蒙蔽了本該秉持的坦然、大方。學習美術所得的那份怡然欣喜,開始變成只為能夠博得師長青睞,不再是因為努力探索、嘗試而所能體會的,最樸實、根本的學習的雀躍。

最原始的信念、態度迷失於無形,荒謬得讓我苦笑嘆息,何等愚昧,竟讓我連最基本的大器也失去了!身為美術人,我失去了宏觀的視野、器量,直到班級畢業展結束後,才自混亂中恍然大悟,找回那初衷。

當時畢業美展的作品中,我才華盡現、光采洋溢。但身陷讚美聲中,我卻感受到一種似有若無前所未有的空洞,那是表面上的恭維,未必含有多少真誠,嘴巴上的稱讚,眼神卻赤裸裸地冷漠,那感受使我心頭發慌。身陷迷亂間,我自問,究竟我的刻意矯作抹殺了多少本該有的真?專注地追求他人的鼓勵讚美,卻導致作品不再有自我試煉、學習的熱情與誠懇,一定顯得滿幅空洞吧。是呀,我技藝純熟,但,那又如何呢?

我想,人免不了貪婪、野心,更免不了迷失。荒腔走板的迷失,變調了自我與最初始的真善。或許這迷失來得悄無聲息、來得唐突,但若能及時醒悟,重新拾回原本所秉持的真切信念,不僅值得雀躍,也更能重新認識自己,定位自我。

 

101年12月刊登於南市青年30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has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